10月22日晚,继第十九届亚运会完美落幕后,伴随着淡淡的桂花香,我们迎来了以“心相约,梦闪耀”为主题的亚残运会开幕式,激情澎湃的青春嘉年华氛围还在持续弥漫在杭州乃至整个亚洲。与此同时,亚残运会“小青荷”志愿者服务队也出征啦!
经过重重选拔,3.67万名“小青荷”集结完毕,她们以最佳的状态在赛时提供细致服务,向亚洲和全世界展示中国当代青年的时代风采!在这个激动人心,激情澎湃的时刻,我们艺术设计学院的“小青荷”们也闪亮登场啦!
魏一璐
体育展示与颁奖仪式
作为一名颁奖礼仪志愿者,我主要负责的是嘉宾引导工作,需要在颁奖仪式前与嘉宾沟通为其讲解颁奖流程,并在仪式过程中引领嘉宾为获奖运动员颁奖。
亚残运会中我前往黄龙体育中心与杭州体育馆进行志愿活动,所在团队负责田径的153块金牌和硬地滚球11块金牌。一场5分钟的颁奖仪式背后是数百小时的培训,一天14小时30余场颁奖仪式,礼仪们饱满的笑容与亲切的语调下是疲惫与疼痛,但当见证运动员获奖的喜悦、全场瞩目的国旗升起,满心尽是能够参与此的荣幸,与一场场颁奖仪式顺利进行的欣喜与满足感。
“心相约,梦闪耀”,在亚残运赛程上,运动员们超越生理障碍的勇气和信心,充分展现了自强不息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我也深受感染决心做到积极乐观向上。我在窗口写青春,展现“青荷”风采、中国风采,我想我会记住这场难忘的旅程,记住这场赛事带给我的、改变我的。
周雅锶
信息技术领域
10月18日至25日,我有幸在萧山临浦柔道馆作为一名“小青荷”服务于本次亚残运会盲人柔道运动赛事。我被安排在信息技术领域协助相关技术人员负责比赛双方技术点得分的录入。技术点得分的录入事关每一位运动员的付出,需要仔细核对,不能出错。
数天的工作让完全不懂得柔道规则的我对盲人柔道规则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什么是“一本”得分;“J1”和“J2”的区别是什么;开始前蓝白双方要先拉住对方的衣襟,教练也可以在比赛进行的过程中为运动员提供建议……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我也更加深刻且直观地感受到运动员们的拼搏精神在赛场上熠熠生辉,无论是利落出手时的帅气、获得胜利的雀跃还是精疲力竭时的坚持……拼搏奋斗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照耀着在场的每一个观众。
通过这次服务经历,我还收获了与人沟通、团队协作的快乐。深刻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一种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秉持这种精神,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黄锐
信息技术领域
在亚残盲人柔道的志愿者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每一个细节的重要性。成绩信息的准确录入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对运动员辛勤努力的公正记录。我每天都致力于确保信息的无误,这不仅要求我的细致入微,更培养了我的耐心和责任心。最让我深受感悟的是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们的工作是一场接力赛,紧密的配合,互相的包容理解,使得工作流程更加高效,正是这样紧密的关系让我们能够应对各种困难。
志愿服务不仅仅是关于工作,更是一次深刻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坐在璀璨的运动舞台旁,我身边充斥着运动员的呐喊声、观众们的欢呼与掌声、胜利的播报声,领域老师的指导声,正是在这片声音中,一周时间我仿佛跨过了万里,是尊重、友爱、竞技的精神,第一次那么近距离的在我眼前展开。相信这份感动能在未来一直激励着鼓动着我,奋勇向前,像每一个值得我学习的人靠近。
许文睿
礼宾服务领域
初秋的阳光洒在大地,秋高气爽,充满了美好。在这个怡人的季节里,我们这群热情洋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投身于志愿者活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亚残运会贡献一份微薄力量。
因为一些原因我没能参加亚运测试赛的志愿服务活动,所以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如此大规模的志愿服务,内心有激动欣喜更有紧张。幸运的是我加入了有爱的礼宾大家庭,在礼宾部的这几天,我们用英语接待外宾,为他们提供帮助与服务;我们一起精心绘制了贵宾签到处的白板;我们也在一天结束后统计当日贵宾人数与信息…忙忙碌碌但充满意义。我们同微笑、同服务,共吃苦、共幸福,互相帮忙、团结协作。原本不相识,也变得熟悉,原本的陌生人,也成了朋友。
短短的几天快乐而又充实的时光转瞬即逝,在亚残会志愿者的服务工作中,我学会了许多人生的经验,得到了很多的欢乐与心灵的满足,这一切都是独属于我的宝贵的财富,是书本学习不到的珍贵经历。
黄雨晴
观众服务领域
转眼间亚残运会已接近尾声,这段时间的经历于我而言收获颇多。
从一开始的面试到赛前专项培训,再到正赛期间的工作,我也从一开始对工作流程的生疏、惴惴不安逐渐到之后对工作了熟于心轻松应对。在这期间,我学会了始终以微笑和热情迎接每一位观众,学会了协调观众需求,妥善解决突发情况,更是增强了我的自信,提升了自我认同感。整个亚残运会服务期间,有每天早出晚归的奔波,有抱怨过早起的的痛苦。但是当我看着场馆内绚烂的灯光和坐满场馆的观众时,心里涌动的是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身体的疲惫,被观众的一个个笑容、一声声感谢所抚平。得到观众的认可和鼓励,让奔波的我们有了前进的动力。每当身着绿色鲜明的制服,胸前别上象征荣誉与纪念的徽章,再多的苦累与付出也都将随风而去。
总而言之,很荣幸能作为观众服务领域志愿者参与本次杭州亚残运会,这段经历对我来说弥足珍贵,并会在我的成长轨迹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许钰琳
观众服务领域
经历了多次测试赛、演练、踩点。很荣幸能够成为萧山临浦体育馆亚残运会的一名志愿者,并且工作于观众服务领域,接待前来观看比赛的观众们。
整个亚残之旅让我收获满满,不仅遇到了温柔体贴的主管老师们,也遇到了很多热情服务于岗位的小伙伴们,我们并肩工作,积极引导观众们入场,在相互支持与合作中收获了无比珍贵的回忆。同时也与外国观众们做好语言交流的准备,为他们提供全方位帮助。在观众入场之前更新好今日赛程的白板,记录好每一天的赛程消息、天气、奖品兑换等信息。给前来留言的观众们提供精美小贴士,让大家的观赛心程能够永久留在萧山临浦体育馆。整个工作过程中我也得到了很多的锻炼,比如尝试与外国友人进行交流,让自己的沟通和组织能力得到提升。观众们的每一句谢谢都让我无比地庆幸成为一名“小青荷”,倍感骄傲与自豪。
最美的微笑迎接每一位观众,也将快乐传递给每一位小伙伴,每一场比赛都离不开大家共同的努力,让我体会到亚残大家庭的温暖,感谢此次经历,这将成为我学生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宋琦
机动组
成为一名“小青荷”是我的荣幸,比赛期间我们全力以赴做好亚残志愿服务工作,为亚残提供优质高效、热情周到的服务。这段服务经历使我收获满满,不仅提升了自己与外国友人的沟通能力,还增强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八个字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服务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运动员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他们身上难能可贵的不服输精神,这种精神也深深感染到了小青荷们,让我们的服务更加充满热情。
祝愿亚残会取得圆满成功!
陈俐彤
机动组
作为一名机动组的志愿者,我随时待命,随时上岗。
我清楚地了解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人员的活动流线设计,真正做到“哪里需要往哪里搬”。短短几天的志愿服务,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运动员们参赛的热情以及观众席上传来一声声“中国加油”的爱国之情。我所在的临浦体育馆承办的是盲人柔道项目,虽然运动员们有着不同程度视力上的困难,但是他们所带给我们的是永不言弃、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
作为一名小青荷,我更深刻体会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帮助完他们之后,一声声包含着各种口音的“谢谢”足以让我幸福良久。
胡依晨
竞赛信息领域
我服务的是竞赛信息领域,主要职责是在赛前以及赛时为运动员们提供相应服务,保证竞赛的正常进行。在此次的志愿中我还帮助外国裁判官进行翻译和路径指导,和外国友人的友好交流及他们的认可让我感到深深的满足和自豪!除此之外,这次志愿者活动也让我明白了团结和合作的重要性,志愿者之间相互协助、积极配合,最终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总的来说,亚残运会志愿者的工作是充满挑战和幸福的,“小青荷”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残运会增添了独特的意义!
张哲冰
媒体运行领域
在亚残运会的志愿服务工作中,我负责打印、复印每天比赛列表、成绩单以及核对每天竞赛顺序信息并且把这些信息及时分发给各领域的媒体记者以及混采区的领队老师和志愿者们。
每一份竞赛信息单都代表着运动员们的付出和努力,它们的准确性对于记者们准确报道比赛信息有着重要意义。我时刻保持警觉,用心核对每天的比赛列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这种严谨和专业精神,不仅是对于亚残运会的尊重,也是对于媒体记者们的尊重。而在繁忙的赛事中,我们紧密协作,确保一切可以顺利进行。与此同时,我也与其他志愿者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合作关系亚残运会期间,我们志愿者组成了一个紧密的团队,共同为比赛和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努力。无论是场馆内外的工作,我们都密切协作,确保一切有条不紊。
亚运会志愿者工作给予我了一段宝贵的回忆和珍贵的友谊。在陪伴运动员和观众们分享他们的喜悦与梦想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快乐和成就感。与志愿者伙伴们一起度过的日子让我收获了更多的友谊和珍贵的回忆。
肖喆伊
媒体运行领域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媒体运行,十分有幸参与本次服务。
在亚残运会中,各个领域息息相关紧密配合,促成了赛会圆满完成。而在志愿服务工作中,我主要在文字记者工作间负责为文字记者与媒体们提供及时服务,志愿服务的几天中,我们为记者提供充电宝、转接头、读卡器、储物柜等物品,为他们紧张的实时报道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同时,为记者媒体朋友能及时了解赛事进程提供赛程及各项采访信息,与各领域积极配合,及时收集各方信息。
最后,我在志愿服务中也结识了许多朋友,我们互相支持合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整个过程快乐而富有成就感。
“始于秋分,终于寒露”
亚运之旅中她们让我们感受到了
新青年的青春的活力!
而她们也是亚残运会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个世界一颗心,亚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