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简报
12月9日下午,艺术设计学院第十六期“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在艺术楼312教室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由叶玉副教授主持,学院2019级、2020级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学术沙龙现场
城市设计向东看
报告人:程瑶 硕士生
程瑶分享的题目是《城市设计向东看》。她发现日本城市设计与西方城市设计有着很大区别。黑川纪章把日本和西方城市比作生物学上的“根茎”和“树”,根茎由不同部分相互交织而成,没有中心、充满活力、不断变化,它是相互联系但独立自治的部分之集合,在许多西方文化范畴内备受珍视的城市形态观念在日本似乎无关紧要。日本城市为何展现如此形态?日本城市和更宽泛的当代城市设计有何关系?当下日本所见之城市形态与其传统设计有多大差异?这些问题都值得大家深思。程瑶基于本人在日本与西方拍摄的不同城市照片对比,阐释了日本与西方城市设计的不同之处,并通过一个超级街区的案例加以解析。
明星式艺术家:安迪·沃霍尔
报告人:张梦颖 硕士生
张梦颖分享的题目是《明星式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她将安迪·沃霍尔艺术创作的一生划分为萌芽时期、黄金时期以及转型时期,归纳概括了其各个作品系列的特征与其背后所映射的社会现象,如美国社会的消费主义、商业主义和名人崇拜,故其作品被认为是针对消费社会、大众文化和传播媒介的产物。她认为沃霍尔通过艺术探索改变了世人评价世界、生活和艺术的方式,而“艺术不再基于独特性,它可以被工业化复制”更是其创作理念的突出表现。张梦颖在分析中还提到沃霍尔不仅懂得包装自己,同时也明白市场的喜好,懂得利用媒体的力量,巧妙地在传媒时代构建了他的个性和神秘面纱。所以纵观其一生,安迪·沃霍尔的创新并不在于他的画作,而是在于他把艺术家变成了一种公众人物,并用自己的人生解释了这种身份转变的戏剧性和商业价值。
宋代点茶文化与产品创新设计
报告人:吴梦洁 硕士生
吴梦洁分享的题目是《宋代点茶文化与产品创新设计》。她以文化的分类与文化构成的三层次为理论基础,尝试从残留文化与主流文化两个角度解构宋代点茶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内涵。作为残留文化的点茶文化精神内核是宋人追求雅趣生活方式的体现。同时,点茶文化在制度内涵上是宋人的待客礼仪,是文人雅士,权贵的身份体现。在物质表现上,点茶工具多样,制作材料讲究。她认为从现代主流文化角度思考宋代点茶文化,应以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为设计目标。“新”宋代点茶文化在精神内核上应体现的是忙碌的现代人追求的慢生活与品质生活,在主流文化的制度层面应体现民族文化自信,物质层面产品应使用现代材料,简洁、环保和便携是产品的呈现特点。
基于健康生活圈的城市绿道优化设计
报告人:宣玎琰 硕士生
宣玎琰分享的题目是《基于健康生活圈的城市绿道优化设计》。他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现状、相关案例和研究内容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对社区生活圈和城市绿道相关文献与案例的解析,归纳总结了当前研究前沿动态和设计不足,认为应该就城市绿道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关联性,城市绿道与周边社区公共空间的共享性,城市绿道微循环交通网络构建的系统性等问题加以思考。结合实践项目场地现状与特征,提出了社交连接、健康促进、景观体验、自然生境、应急服务等设计策略来开展基于健康生活圈的城市绿道优化设计。
最后,叶玉对四组研究生的汇报作了专业点评总结,并提出合理意见。大家表示通过师生间的观点分享、学术交流,收获颇丰,并期待下一次学术论坛的举办。